
中國11月製造業活動連續第二個月萎縮,且萎縮速度加快。由於全球最大能源消費國中國的製造業活動弱於預期,亞洲早盤油價下跌,離岸人民幣也下跌。路透社今天說,這表明需要採取更多刺激措施來支撐經濟增長,並恢復人們對政府能夠有力支持工業的信心。
發表時間:
4 分鐘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11 月份官方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從 10 月份的 49.5 降至 49.4,低於經濟學家預測的 49.7。
50分是收縮與擴張的分界線。
在第三季度數據好於預期後,經濟學家上調了對中國的預測。儘管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但面對國內外需求疲軟,中國工廠經理的負面情緒似乎已根深蒂固。
數據顯示,新訂單分類指數連續第二個月收縮,而新出口訂單分類指數連續第九個月延續跌勢。
另一個令人擔憂的跡象是,龐大的服務業12個月來首次出現萎縮。11 月份包括服務業和建築業在內的非製造業 PMI 從上個月的 50.6 降至 50.2。
受房地產市場危機深化、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影響,中國經濟今年在疫情後難以實現強勁復蘇。
過去 8 個月中,工廠 PMI 有 7 個月出現收縮,僅在 9 月份就突破了 50 點大關。該指標上一次連續三個月以上為負值是在截至2019年10月的六個月內。
10月,中國公布了年底前發行1萬億元人民幣(合1,387億美元)主權債券的計畫,將2023年預算赤字目標從原來佔GDP的3%提高到3.8%。
近幾個月來,中國央行還實施了小幅降息並向經濟注入更多現金,承諾維持政策支持。
儘管政府一直在努力減少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但中國仍在向基礎設施項目投入更多資金以推動增長,這可能將建築業指數從 10 月份的 53.5 提升至 55.0。
中國工廠顯現陷入更嚴重的萎縮 - RFI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ead More
Tidak ada komentar:
Posting Komen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