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報財經新聞·
【基金人語】美國瑞士政府救市後患無窮
美國及瑞士銀行體系出現的問題,乃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各方長期沒有認真地解決,導致問題不斷發酵,當可怕的催化劑出現時,風暴立即來襲,弱者不得不「自然地」倒下。 今次危機源於聯儲局持續加息應對通脹,歸根究柢,美國長期處於低息及過分寬鬆貨幣政策環境,為當地及全球製造通脹,更迫使非美元地區或國家為維護其貨幣及應對通脹等問題緊隨美國步履,根本別無他法,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備受牽連。 另一方面,俄烏戰事及美國牽頭全方位針對中國,尤其是推動全球供應鏈去中國化,刺激通脹持續和急速上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表示,高端晶片利潤達50%以上,若在美國生產的話,成本最少增加50%,便可知一二。 瑞信AT1債報廢 禍及金融業 歐洲及美國政府推出各項短期穩定金融市場措施和盡量爭取時間,可惜後遺症眾多,最終必須解決通脹、加息、減息、經濟衰退、滯脹,寬鬆或收緊銀根等錯綜複雜問題。綜觀瑞士央行拯救行動,俗稱可可債(CoCo Bond)的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全數註銷,旋即引發金融市場軒然大波: 1.瑞信股東仍可保留30億美元股權,AT1債券持有人竟然歸零,血本無歸,待遇大大遜於股東,是否優待中東大股東而作出較偏倚的決
當局呼籲市民下周三或之前更新八達通卡帳戶領取消費券 - 雅虎香港新聞
Read More
Tidak ada komentar:
Posting Komen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