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hercher dans ce blog

Minggu, 01 Januari 2023

【港元定存】集友7天年息6厘加時到3月底- 香港經濟日報- 即時新聞頻道- App專區 - 香港經濟日報 - 即時新聞

    點擊圖片放大

歲晚收爐,本周僅得3個交易天,全周共有6間銀行調整港元定期存款息,當中4減兩加。花旗「標尾會」,提高3個月年息0.69厘,新報4.24厘;1年期也升0.6厘、至3.46厘。匯立則上調9個月年息。

集友則率先延跨年戰幔,7天年息享6厘,原本12月31日截止,新近順延至2023年3月底;如以存款上限500萬元計,短存速賺約5,700元利息,惟須先把人民幣兌換作港元。

而大新 (02356) 已勁劈半年及1年期逾兩厘,新息率竟跌破1厘大關,乃自12月中掀起的減息浪中,再擲下震撼彈。南商撤半年5厘息。大眾銀行調低短中長息,其中1周年息削低0.7厘,至1.6厘;建行亞洲也下調3個月年息0.05厘,至4.8厘。而日前信銀國際也兩度削息,向3個月及1年期開刀。

1年美元定存息最高5.1厘  減息潮加劇中小行劈息兩厘【下一頁】

專家指拆息不斷走低,1個月拆息已10連跌,新報4.34厘,而反映銀行資金成本的3個月拆息更失守5厘,年尾收報4.99厘,遂料定存息於新春後再急回。

定存市況全周重點為劈息絕不手軟:素來打高息牌的大新,繼上周把5厘息下架,今個星期一減再減,既於12月28日(周三)撤銷4厘息,昨再大幅下調短中長息,令1厘息告終,例如狠削3個月年息1.845厘,新息率僅得0.655厘。又勁減半年期2.255厘、至0.745厘超低水平;1年期急劈2.095厘,至乍現0.905厘,創該行下半年的新低位。

3個月港元定存息最高8.8厘  超高息陸續下架【下一頁】

此外,富邦降低3個月、半年及1年期的入場費,由100萬元急降至20萬元。不過,卻更改附帶條款,尤其是對「新錢」有較複雜的定義,難免令存戶感「明鬆暗緊」。

富邦享最高息的最新要求,是個人客戶經Fubon+手機應用程式以合資格新資金開立指定的定存。而「合資格新資金」是指客戶敘做定期當天,客戶就該貨幣的最新存款結餘總額(扣減敘做定期當天,同一貨幣已享用所有新資金優惠的定期、累計本金的金額),與7個曆日前同一貨幣結餘對比所增加的金額;所有由單名戶持有的同一貨幣種類的儲蓄、支票及定期存款金額均會計算在內。且優惠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先前富邦只要求全新資金或兌換,1年已享5.1厘;如今客戶能否享同樣高息,須把戶口的結餘計一番。

高息仍是東亞的8.8厘稱冠,將於今年底到期;以存款1萬元新錢為上限,全新客戶最多只賺200元利息。

指定存期方面,半年期:南商狠削0.4厘至失守5厘關,僅得4.8厘而失守三甲榜。相反,恒生 (00011) 維持5厘而晉級榜首。富邦及大眾財務齊以4.9厘穩守第2位,險勝創興及交銀香港的4.85厘。

1年期:南商於本周亦累削0.2厘至僅得5厘,遂由冠軍滑落至季軍。榜首寶座讓路給富邦的5.1厘,創興及大眾財務以5.05厘升級至亞軍。

港元定存最高息10厘  專家籲追趕高息尾班車【下一頁】

短息仍以滙豐及星展7天年息齊享10厘為冠絕全城的息率,星展的起始金額為50萬元,全期袋息959元;以500萬元封頂金額計,可賺息9,589元。而滙豐相同短存的起存額僅1萬元,更不設存款上限。

惟傳統銀行的超高息有較多限制,例如滙豐要求理財總值百萬元的尚玉客戶、以及先以指定外幣作兌換。星展10厘息更要過3關,同樣是擁資產值百萬元的豐盛理財戶、成功完成至少50萬元的指定投資交易、且須分行進行,更將於今年底屆滿。

那邊廂,單以虛擬銀行相較量,本周只有匯立逆市提高9個月年息0.2厘、至4.5厘而繼續領先同業。

1個月期以平安壹賬通(PAOB)的1.5厘摘冠;3個月期也是該行的4.4厘奪冠。

半年期呈雙冠王,匯立、天星(AirStar Bank)齊以4.2厘領先。

1年期是天星的4.3厘跑出,富融4.08厘,眾安(ZA Bank)3.31厘。

15個月是匯立的4.4厘稱王,兩年期以livibank的4.2厘稱霸。

更多【高息定存】文章

相關文章:【iM定存攻略】長息回落 3個月定存最高5.1厘

【港元定存】港元3個月定存南商5.1厘 超高息快絕迹倒數7天

【立即登記】免費下載《簡易收息全攻略》電子書

一按即睇最新、最準、最齊存款利率及優惠,立即免費下載使用【按此】

特約記者:曾桂芬

責任編輯:陳楚源

Adblock test (Why?)


【港元定存】集友7天年息6厘加時到3月底- 香港經濟日報- 即時新聞頻道- App專區 - 香港經濟日報 - 即時新聞
Read More

Tidak ada komentar:

Posting Komentar

專家:中國經濟兩大危機難解 習誤判連連 - 大紀元

【大紀元2024年01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程靜、易如採訪報導)中共近日發布去年經濟數據,稱「預期目標圓滿實現」「前景十分光明」,但外界紛紛質疑。專家認為,中國陷入 房地產 危機和 債務危機 ,而中共黨魁 習近平 當局無有效措施,誤判連連,導致經濟陷嚴重困境,舉債模式持續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