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hercher dans ce blog

Sabtu, 23 Juli 2022

外資連續5個月狂掟 國債月失559億破紀錄 - 雅虎香港新聞

外匯局指外企利潤匯出不意味撤資,對跨境資金流動影響可控。
外匯局指外企利潤匯出不意味撤資,對跨境資金流動影響可控。

中國嚴格的疫情封控,加上多項經濟增長指標放緩,令資金再度從境內出逃。外媒根據中債登數據計算,6月份境外機構投資者再減持中國銀行間債券950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內地國債在上月亦遭減持559億元,比5月減持142億元規模擴大近3倍,更創2014年有紀錄以來最大單月規模。

無論是銀行間債及國債,境外機構投資者均已連續5個月減持,據外媒銀行間債券累計減持量約4,445億元。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止,境外機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託管餘額為3.57萬億元,約佔銀行間債券市場總託管量的2.9%,兩者也是連跌5個月,更分別累跌12.28%及0.6個百分點。

外匯局:企業利潤匯出有序

從種類看,境外機構主要託管的是國債,佔比一直平穩保持在六成以上。惟國債託管金額已由1月底時的2.52萬億元,縮水至6月底的2.32萬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則升8.92%;可是政策性金融債託管金額卻按年顯著下跌16.5%至8,600億元,為連續第三個月低於一萬億元。

面對資金流向有變,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王春英表示,外資企業利潤匯出不意味撤資,每年第二、三季都是外企利潤匯出高峰季節,近期情況保持合理有序、總體保持平穩發展,對跨境資金流動和外匯供求影響可控。

她又說,債券市場進一步開放有助提升外匯市場韌性,中國債券市場總規模21萬億美元,外資在中國債券市場中佔比近3%,所以債市吸收外資有提升空間,有信心長期來看外資仍會穩步增持人民幣債券。

然而,外匯局昨亦提到,從多邊匯率來看,人民幣匯率指數雖然升值0.1%,但美國聯儲局加息及地緣政治衝突等多重因素下,促使美元走強,今年截至周四止,美匯指數累升逾11%,其他非美貨幣走弱,包括歐元、英鎊和日圓兌美元的貶值幅度介乎1至17%,人民幣兌每美元亦貶值5.8%。

中美貨幣政策分歧,令內地資本流出的壓力有增無減。國際金融協會(IIF)於5月發表的報告指,今年中國資本外流總額可能高達3,000億美元,即較去年的1,290億美元大增逾倍。

渣打料今季GDP增5.3%

經濟環境和展望不穩定,成為投資者減持的主因。外媒引述上海美國商會前會長季凱文表示,外資撤離,主要由於「清零」防疫政策下封控措施帶來影響,且不知何時才會完結。他又指,內地政策的轉變快於美國,故投資內地常要面對政策風險,需要去適應。

今年第二季內地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僅增0.4%,遠低於首季的4.8%和市場預測的1.2%,為內地的經濟敲響了警號。渣打銀行發表報告指,上季經濟增長放緩,主因4、5月時多個城市需實施封控措施。

6月官方數據顯示,內地經濟正在回復,惟民間對經濟信心下跌,令家庭不願提升債務,渣打預料,消費支出的增長在下半年會減慢,但在內地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二十大)會議召開前,內地經濟會持續改善,或有更多刺激經濟政策出台,亦相信防疫政策會減少對經濟的干擾,並料第三和四季GDP可達5.3%和5.9%的按年增長率。

境外機構續減少內地銀行間債券投資(億元人民幣)
境外機構續減少內地銀行間債券投資(億元人民幣)

Adblock test (Why?)


外資連續5個月狂掟 國債月失559億破紀錄 - 雅虎香港新聞
Read More

Tidak ada komentar:

Posting Komentar

專家:中國經濟兩大危機難解 習誤判連連 - 大紀元

【大紀元2024年01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程靜、易如採訪報導)中共近日發布去年經濟數據,稱「預期目標圓滿實現」「前景十分光明」,但外界紛紛質疑。專家認為,中國陷入 房地產 危機和 債務危機 ,而中共黨魁 習近平 當局無有效措施,誤判連連,導致經濟陷嚴重困境,舉債模式持續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