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cc東網專訊】內地財政部早前公布,提前下達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約1.7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一般債務限額3,280億元,專項債務限額1.46萬億元。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警告,內地地方政府過往依賴發行地方債券,更導致約1萬億美元(約7.8萬億港元)巨額債券將於今、明年到期,或對低收入地區的西部及北部地方政府的流動性構成挑戰。
內媒統計數據顯示,獲得提前批發地方債最多的為廣東省,額度為1,909億元。單計專項債,截至上月底,獲得最多額度的3個省份仍是廣東、山東和浙江,分別達1,759億元、1,410億元和1,063億元。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早前透露,最新專項債券額度下達地方後,1月份地方已組織發行新增專項債券4,844億元,發行規模佔提前下達額度約33%,其中三成用於市政及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兩成用於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過往地方政府靠大規模發行債券,用作投資基建以刺激經濟,標普就發表報告指出,自北京於2015年放寬地方政府發債,至去年為止已合共發債7.5萬億元,並成為僅次於美國全球第二大的地方債發債體。該機構認為,雖然地方政府向來有大量資源可以應付到期地方債,亦有彈性的流動性方案,例如可發債、出售資產等,惟高達1萬億美元的地方債到期,料觸及內地流動性上限。
標普預計,在未來2年地方政府仍有足夠資源償還到期債務,惟個別高負債地區或需將大部分到期債務轉倉。該機構估計,去年一般地方債務與收入比率高達100%,因應中央政府加緊控制,預期相關高負債的地方政府難以透過新借貸維持現金水平,位於西部及北部的地方政府在債務到期時,其流動性將遭受挑戰。假設相關地方政府幾乎無法再進入在岸債市,或甚至沒有資產可供出售的話,可能會受到特別大的影響。
【更多影劇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
標普:內地7.8萬億元債券未來兩年到期 恐構成挑戰 - Yahoo
Read More
Tidak ada komentar:
Posting Komen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