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報記者 陳偉燊、蔡穎霖
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昨日是回國後,首次出席業績發布會。她說,雖然集團收入下跌「規模變小了」,不過盈利能力及獲取現金流的能力正在增強,公司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在不斷提升。截至去年底,華為的現金及短期投資多達4163.34億元,按年增加16.5%。
出售業務撐起 盈利增逾七成
華為年內銷售毛利按年跌6%至3074.42億元,毛利率則按年增加11.6個百分點至48.3%。華為去年出售手機子品牌榮耀、X86伺服務子公司超聚變公司,錄得約574.31億元特殊收益,加上獲政府補助約25.71億元等項目,共錄得其他收益合共約607.97億元,按年大增近87倍,是去年純利增長主因(見表)。倘扣除其他淨收支,集團實質純利則約529.21億元,按年跌近兩成。
售美國制裁及晶片短缺影響,華為去年手機業務幾近「無機可賣」,據市場調查機構Omdia此前公布數據,華為去年智能手機付運量僅3500萬部,按年大跌約81.6%,市佔率由2020年的14.7%,大跌至去年的2.6%。集團消費者業務因而備受打擊,收入按年跌49.6%至2434億元(見圖)。
至於行業客戶提供方案的企業業務,去年貢獻收入增長2.1%至1024億元。為全球電訊商提供服務的運營商業務,收入跌7%至2815億元。集團各地區收入全面下滑,當中以內地下跌最急,按年跌下跌30.9%。
面對美國持續施加制裁,郭平坦言對公司造成重大困難,尤其是手機業務,表示難以獲得需要強算力的功耗和很小體積的需求的手機晶片,但是正積極地跟有關各方探討手機業務可持續性的解決方案,也在拓展可穿戴運動、健康全屋智能等一些新能力。
稱晶片足應付企業業務
他表示,目前華為無計劃在海外推出搭載HarmonyOS的手機。他稱,晶片斷供對手機業務影響雖大,但仍有力維持企業銷售業務。華為未來將採用將晶片堆疊裝嵌,以「面積換性能」方式減低缺乏先進工藝的影響,保持產品競爭力。
華為收入首跌晶片荒手機貢獻削半孟晚舟回歸首份業績稱去年公司規模縮小盈利增強- 20220329 - 經濟 - 明報新聞網
Read More
Tidak ada komentar:
Posting Komen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