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hercher dans ce blog

Rabu, 28 Juli 2021

引《公司條例》全面查壹傳媒索資料審查報告可納民事訴訟證據條例沒提刑事案- 20210729 - 港聞 - 明報新聞網

涉調查資料或包僱員名單

陳茂波:公司條例最全面

被問到其他執法機構正調查壹傳媒,為何仍要引用《公司條例》,陳茂波表示,其他執法機構按不同法例賦予權力行事,惟認為透過《公司條例》調查是最為全面。據該條例內容,審查員可受賦予極大權力,可要求公司管理層交出涉及調查的任何紀錄或文件,按例可直接取得公司資料,意味僱員名單包括在內;並須在面見審查員時,在經宣誓或不經宣誓的情況下,回答審查員提出的關乎受調查的任何事宜的任何問題。

陳茂波指,今次引用條例委任審查員,主要因多宗事項對公司存疑,包括壹傳媒今年5月發公告指流動資金足夠18個月營運,惟子公司被凍結資金後,其中出版業務短時間內即告結束,質疑陳述是否失實;據壹傳媒早前公告指4月提前向大股東黎智英償還約1.5億元貸款,質疑有否對其他債權人不公;另壹傳媒公司及其高級人員涉嫌觸犯《港區國安法》,質疑是否按照其高級人員的個人利益來處事,令股東蒙受損失(見表)。

指控針對4項管理失當

公司通告疑失實損股東利益

政府新聞稿指,審查員調查範圍包括壹傳媒高層是否涉及對成員或債權人作出欺詐失當的行為、是否沒有履行其應盡責任、有否向股東作出全面充分的披露,以及財政司長對任何壹傳媒董事作出申請取消資格令,是否符合公眾利益等。根據條文,由審查員擬備的報告,可在法院進行的任何民事法律程序中,可接納為證據,毋須再加證明。

回歸後港府只曾引用過一次上述條例,距今近22年,翻查資料,1999年4月時任財政司長曾蔭權委任審查員調查百富勤倒閉事件,相隔近兩年,至2001年3月政府才公開審查員報告,報告結論指百富勤董事管理人員或顧問雖沒有欺詐或不誠實行為,但卻存在表現失當,建議應考慮以公眾利益為由,取消當中4名前董事出任公司董事資格。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

Adblock test (Why?)


引《公司條例》全面查壹傳媒索資料審查報告可納民事訴訟證據條例沒提刑事案- 20210729 - 港聞 - 明報新聞網
Read More

Tidak ada komentar:

Posting Komentar

專家:中國經濟兩大危機難解 習誤判連連 - 大紀元

【大紀元2024年01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程靜、易如採訪報導)中共近日發布去年經濟數據,稱「預期目標圓滿實現」「前景十分光明」,但外界紛紛質疑。專家認為,中國陷入 房地產 危機和 債務危機 ,而中共黨魁 習近平 當局無有效措施,誤判連連,導致經濟陷嚴重困境,舉債模式持續不下...